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休闲 >安置点广场上的临时生活 正文

安置点广场上的临时生活

时间:2024-03-28 19:30:49 来源:网络整理编辑:休闲

核心提示

12月21日9时许,村民们正在大河家镇安置点排队领取餐食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作者|尹海月 实习生 梁子编辑|从玉华终于领到一顶帐篷了。12月19日下午,在家门外站了一夜后,大 城南与城北

12月21日9时许,村民们正在大河家镇安置点排队领取餐食。点广的临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12月21日9时许,场上城南与城北村民们正在大河家镇安置点排队领取餐食。时生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作者|尹海月 实习生 梁子

编辑|从玉华

终于领到一顶帐篷了。安置12月19日下午,点广的临在家门外站了一夜后,场上大河家镇四堡子村的时生村民马学芳带着4个老人、3个孩子,安置住到了大河家镇文化广场安置点的点广的临蓝帐篷里。帐篷附近有十几辆救援车辆。场上

12月18日23时59分,时生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突发6.2级地震。安置截至12月21日10时,点广的临地震已造成甘肃积石山县115人遇难,场上784人受伤。位于县城北面的大河家镇是此次地震的核心受灾区,78人遇难。

19日23时,当地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,站在外面几分钟就手脚冰凉。即使在帐篷里,人们依然裹着头巾,穿着棉服,缩在被子里取暖。

尽管帐篷里烧柴油的燃料炉灭了很多次,马学芳依然庆幸住到了帐篷。她家的房子因地震破裂、变形,除了寒冷,他们还经历了多次余震,“脚下噔噔响”。

一顶帐篷里住了十七八个人。她冒着危险,从家里拿来两床被子、纸等放到帐篷里,又在地上铺了纸板。“能从家里带的都带来了”。

电力公司的城南与城北师傅正在抓紧时间给每顶帐篷装灯泡,发电机发出“突突突”的声响。一位武警战士在帮一个帐篷里的村民修炉子。

村民可以在炉子上烧水喝,也可以去广场的锅炉接热水。有村民自发在锅炉旁边扫地、添煤。煤炭是一位不知姓名的居民自费几千元买的。广场也有公共卫生间,地上有冰,有的老人家腿脚不方便,需要家人搀扶着来上厕所。

安置点最充裕的是食物。当天晚上,武警将一箱箱方便面、矿泉水搬到广场。“直到现在没用过钱,没买过一件东西”,马学芳说。

那些冒着白气的地方就是领饭的地方,饭食有烩菜、米饭、饺子,最多的还是拉面。

36岁的马忠明在兰州开了30多家面馆。地震发生两小时后,他暂停了两家面馆的营业,带着20多位员工,1000多斤面,来到大河家镇安置点支援。

“拉面做得又快,又方便又暖和。”在马忠明看来,拉面是震区最好的食物,只需要在锅里烫十几秒,一碗装有辣椒、葱花、牛肉粒的热面就递到了人们的手里。

平均一分钟,他的拉面摊能出6碗面。早上8点,天刚蒙蒙亮,师傅们开始熬汤、和面、揉面、拉面、盛面,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停。一位和面的师傅说,平时在面馆都是机器和面,在这里他们要手工和面,每次和50斤面,一天和700多斤面。

他们穿着薄薄的外套,耸起肩膀,用尽全身力气压面。“这是个体力活。”一位师傅没觉得冷,只是连续和了两天面,他的手肿胀、发红。

面摊前没有断过人。在这里,孩子可以优先领餐,但大多数的孩子都在排队等面,盛着拉面的塑料盒像一个暖手炉。

12月21日10点,一家拉面馆的师傅正在和面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12月21日10点,一家拉面馆的师傅正在和面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现场来往车辆众多,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一直提醒村民,注意来往车辆安全。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陆昭旭说,此次救援他们共有220多人来到现场。

现场还有甘肃省人民医院建立的野外流动医院医护人员。一位医护人员说,他们19日凌晨5点赶到镇安置点,为骨折、头皮裂伤的村民拍摄X光、缝合包扎,更严重的伤者转到县医院等地救治。19日,来看病的村民以创伤为主,到了20日,出现感冒、发烧的村民。“感冒药,小儿退烧药面临更大的需求。”

距离镇安置点1公里外,镇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正在医院外给居民们发放药物。地震发生后,医院楼房的墙体被挤压变形,无法住人,值班的医生紧急将病人转到医院的操场,又将孕产妇、重症患者连夜转往县医院。当时转运的人手不够,马学芳还去当志愿者,帮着把病人拉到县里。

20日早上,医护人员在医院门口设置了临时分诊台。一位医生说,目前感冒药、基础疾病类药品等储备不够,只能给每个病人开2天的药应急。

安置点外,还有很多人在等一顶帐篷,一床棉被。20日下午,石塬乡一位村民说,家里房子塌了,领不到帐篷,一家老小九口人挤在车里面,没有食物。这位村民说,孩子感冒了,没有帐篷很着急。

石塬乡的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,村里有2600多人,但目前只有100多顶帐篷,还差200多顶帐篷。

大河家镇韩陕村的一位村民说,村广场搭了帐篷,6户人分一顶帐篷,但光他们家就有14口人,帐篷里住不下,他们只能暂住在其他人的房子里。

当日中午,大河家镇大河村、陈家村的村民也在寻找帐篷和棉被,文化广场上聚集了不少找物资的村民。

还有很多人在找药。克新民村的一位村民说,孩子从地震前一天开始咳嗽,地震时没来得及穿厚衣服,第二天咳嗽加重。20日,她来到镇上的安置点给孩子看病,没找到感冒药,看着躺在怀里脸通红的孩子,她眼里含泪。

59岁的马福英也没买到药。马福英患有冠心病、糖尿病,地震后,家里的门打不开,她无法进家拿药。因为这两天没吃药、没打胰岛素,她感觉心脏不舒服,腰疼、牙疼,打算托朋友从县里带药回来。

除了药,村民们还缺奶粉、卫生巾。镇上卖奶粉的店没开门。

20日中午,一个女孩去镇广场上的一家百货店买卫生巾,店主没听清她说什么,女孩不好意思说,又走了。实际上,这家店除了些许零食和饮料,并没有卫生巾。

记者看到,一辆辆载有物资的卡车到达大河家镇安置点。还有很多人自发开车来支援。21日,在镇上的一家酒店门口,一位从宁夏来的车主正在发感冒药,领药的居民在车辆前排起了长队。

这天,安置点的蓝色帐篷比前一天增加了一些。为了给村民们多腾点地儿支帐篷,甘肃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没有再搭住宿帐篷,只是在开着暖气的车里过了几夜。马忠明拉面馆的师傅们在没有暖气的车里勉强过了几晚。

帐篷外插上了国旗,贴上了写着“地震灾后处置与心理救助”信息的海报图,电信公司将写有Wi-Fi账号和密码的红色纸牌也贴到了帐篷上。

看到安置点有网了,18岁的张玉海很开心。他在镇里一所寄宿学校读高中,地震发生后,学校停课,他没来得及拿课本,“急得很”,张玉海说,自己是20日晚上来到安置点的,当时,他的手机快没电了。老师通知,星期五上网课,幸好网来了。“我想去兰州上大学。”他说。

这天早上,河南小伙刘荣胜带着自己有听障的妈妈来到镇上的安置点支援。这个32岁的年轻人说,自己原本自驾带着妈妈全国游玩,看到积石山突发地震,便开车赶了过来。他说,妈妈以前摆摊剪过发,他们想为震区的人免费剪发,并立了一块纸牌,上面写着,“不要怕,大家一起渡难关。”

河南小伙刘荣胜原本自驾带聋哑母亲旅行,看到积石山发生地震的消息后志愿前来支援。在安置点,刘荣胜的母亲为受灾民众免费理发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河南小伙刘荣胜原本自驾带聋哑母亲旅行,看到积石山发生地震的消息后志愿前来支援。在安置点,刘荣胜的母亲为受灾民众免费理发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来到安置点的还有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和心理科的医生。“大河家镇受灾情况较为严重,医院增派了精神科和心理医生,来安置点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。”一位医护人员说,有成人出现了应激反应,哭不出来,医生挨个去帐篷里,对这些村民进行语言疏导。

老人和小孩是他们此次疏导的重点人群。“有的孩子不说话,表情呆滞,有的孩子做噩梦。”为了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,医护人员带着孩子们玩“萝卜蹲”、丢沙包的游戏,给他们发放“农村房屋抗震手册”和“甘肃省地震局科普读物”。

一个孩子说有点冻脚,医生建议孩子们一起跺脚,“家人坐久了,记得让他们起来搓搓手,跺跺脚,好不好?”孩子们齐声说,“好!”

12月21日,大河家镇安置点,一名医务人员正在给孩子们讲解防震知识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12月21日,大河家镇安置点,一名医务人员正在给孩子们讲解防震知识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/摄

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感谢。一个刚超过大人膝盖高的孩子,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两根火腿,不停往一位穿着蓝色制服的蓝天救援队人员手里塞火腿。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孩子,陪着砸伤的妈妈到广场上的救治点看病,把自己的橘子送给了医生。

“这里能够给我们平安。”10岁的陕麦芳说。20日上午,陕麦芳的爸爸领到一顶帐篷,一家人有了火炉和被褥。此前,陕麦芳和家人在一位村民的车里度过了一晚,又在另一个镇上住了一夜。

来到这里后,女孩说,晚上刚睡有些冷,睡着后就不觉得冷了。21日4时2分,积石山又发生了一次4.1级余震,她在睡梦中被惊醒。妈妈和妹妹那时还在熟睡,她没有叫醒她们。

女孩说,她喜欢广场的氛围,这里有很多班上的同学,大家可以一起玩。但她还是希望早点开学,“家里有些困难”。女孩的妈妈在镇上摆摊卖辣条、糖葫芦,爸爸在饭店里上班。听妈妈说考上大学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,她想考上一个好大学。

在镇上读初三的海琳也想早点回到学校读书。她说,马上中考了,“考上高中不容易”,自己想去县里上高中。这几天,她在手机的一款学习软件上复习功课、做练习题。

村民们期待早日回到家园,回归正常生活。马学芳说,这几年,镇里很难找工作,很多人都去浙江、上海打工。她老公在镇上一家广告铺上班,一个月挣5000元,一家人全靠这些钱过活,没有多少存款。地震后,老公没了收入,“我不敢想象,孩子如果生病住院该怎么办。”马学芳说。

“跑得慢没钱花。”34岁的佘黑麦有4个孩子,老婆在家看孩子,他在镇上打工赚钱。

佘黑麦说,父亲因病去世,母亲患有气管炎,去年还做过手术,他不得不留在镇上照顾妈妈。

镇上钱不好挣,他在一家饭店刷碗,每月挣3000多元。今年10月,他改成在学校门口卖糖葫芦,虽然不比刷碗挣得多,但他觉得干这个自由自在,不像刷碗,“受委屈”。

想到因为妈妈做手术欠下的债务,佘黑麦常常觉得“压力很大”。他价值1000多元的二三十箱山楂也在地震中压坏了。令他安慰的是,家人都平安。

20日上午,他在陈家村的安置点等了4个小时,终于等到一顶帐篷。

为了让家人更暖和些。他在帐篷里放了一张电热毯。“钱是慢慢赚的”,他说。